熊猫沙龙七月活动 --在寻川·博物馆生活体验中心成功举办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8-02浏览次数:10


熊猫沙龙七月活动

在寻川·博物馆生活体验中心成功举办



2025 7 30 日晚,以 新文旅时代之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熊猫沙龙在成都寻川·博物馆生活体验中心举行。本期沙龙的子主题为 食在四川·味在成都,聚焦熊猫 IP 赋能,吸引了文旅、餐饮、品牌策划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参与,共同探讨熊猫文化与在地产业融合的创新路径。

本次沙龙活动由看熊猫杂志社·看熊猫品牌运营中心、读者报社、成都市大熊猫旅游文化产业促进会、成都市科技青年联合会联合主办,四川雅图律师事务所·雅道财富管理中心、四川品牌孵化园、成都市动漫游戏协会协办,成都子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都云中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并得到成都味精厂有限责任公司的支持。活动开始前,嘉宾们参观了寻川·博物馆生活体验中心的文化空间,体验了融合川味与在地文化的特色场景,为后续的分享与讨论营造了浓厚的人文氛围。

沙龙活由看熊猫杂志社·看熊猫品牌运营中心主任伊蕤主持。

主讲嘉宾成都味精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汪永杰以 调味品行业在地化产业与品牌探索为主题,分享了如何通过本土文化符号与产业升级打造差异化竞争力,为熊猫 IP 的跨界应用提供了新视角。

汪董事长从成都味精厂 1958 年成立的历史沿革切入,介绍成都味精厂经过67年来的不断探索,现有味精、鸡精、剁椒酱、烧椒酱、火锅底料、钵钵鸡(预包装食品)、成都老豆瓣、萝卜干、榨菜、非遗皮蛋等特色产品。公司有注册商标 成都”“蜀秀”“锦芙堂”“爱的豆是你”“村夫渔庄五大品牌,通过流通、餐饮、旅游产品等渠道,努力打造 创意 + 新潮 + 健康” 的国民特色调味品、休闲食品,打造中国休闲调味品牌名片,秉承 创新地域特色的理念,弘扬地方饮食文化。

在互动环节,与会嘉宾围绕 熊猫 IP + 餐饮的跨界开发展开了热烈讨论。

西华大学天府品牌研究院院长、四川品牌孵化园的刘晓彬主任率先指出,成都味精厂手握 成都这一注册商标,成都宽窄熊猫商业运营管理公司持有 宽窄,二者都是有影响力的品牌符号。他剖析了 成都味道的品牌定位策略,提出 重新定义成都味道的创新理念,强调需要通过产品聚焦和选择性强化来确立品牌认知。提出品牌打造的三种路径:一是以产品为载体塑造品牌,通过传播解决用户认知问题;二是提炼品牌核心价值,以价值凝聚用户认同;三是制定品牌战略,深耕细分领域,精准锁定目标市场。他展示了如何通过产品边界划定、包装设计和广告语优化等策略,在竞争激烈的调味品市场中实现差异化突围,因为单纯才是品牌的力量。

大熊猫友好型产业发展联盟负责人何强先生介绍了熊猫营城计划以及联盟的定位、核心产品以及国际化合作的理念,依托中国中检全国熊猫价值评价中心的权威性与公信力,特别分享了企业参与国际认证的经验,为推广品质四川公共品牌和本土品牌出海提供了实操建议,让中国好产品与世界共分享。

成都拓成之峰科技有限公司顾雪峰董事长作为资深的工业设计师,不仅为大家送上了精美别致的航空材料原创设计熊猫筷子,还表达了与餐饮企业在产品材料及结构设计、塑料材料及包装设计方面开展合作的意愿。

四川天下无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倪雨双建议行业抱团取暖、联合出海,尝试拓展经销商渠道,通过定制贴牌、联名合作等营销思路,拓宽国际市场,实现销售升量、提升行业信心。

四川锦江宾馆餐饮部经理王晓惠表达了作为成都市餐饮文化的标杆企业如何实现企业的社会担当,在当下不断探索创新的愿景,并希望与大家共同打造四川省 21 个地市州名优特色产品的想法。

成都桐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理陈桐木、成都市金雅迪彩色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段红英、四川池书人人格物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迎春、北京国宝布丁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彬彬、看熊猫品牌运营中心执行主任刘宏坤等积极发言,各抒己见。

成都市大熊猫旅游文化产业促进会黄玲会长最后指出,本次沙龙通过 产品 + 文化 + IP” 的多维探讨,不仅为熊猫 IP 的产业化应用开辟了新思路,还搭建了跨行业交流平台,与会者在分享中碰撞出众多创意火花 —— 从调味品的地域特色挖掘,到熊猫 IP 的国际化表达,再到设计与生产的协同创新,为熊猫文化的商业化探索提供了丰富可能。

     本期沙龙活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干货满满,大家表示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对2025年八月的沙龙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