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川省金融服务与文旅企业恳谈对接会圆桌对话:文旅资源协同发展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10-25浏览次数:134

2021年四川省金融服务与文旅企业恳谈对接会圆桌对话:文旅资源协同发展

2021102116:59:15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本网编辑

四川新闻网成都1021日讯 为贯彻落实2021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抓好项目推进投融资促进机制落实,深化政银企对接合作,1020日,2021四川省金融服务与文旅企业恳谈对接会暨天府文旅资源产融对接活动在成都圆满举行。

在圆桌论坛环节,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执行官汤继强,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原副校长、成都市重大行政事项咨询论证委员会专家邵昱,四川质量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四川营销学会品牌专委会会长、四川知识产权研究会商标地标专委会执行主任刘晓彬,重庆长嘉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市洪崖洞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仁进,四川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总监伍斌就“文旅资源协同发展”主题进行了探讨。

四川是文旅资源大省,无论是从文化内涵还是我们所拥有的旅游资源,以及厚积薄发的新兴文创产业资源。面对如此丰富的文创资源,我们如何与金融一起合作,一起助力,一起协同发展?在协同过程中又将遇到哪些机遇和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成为此次对话的重要议题。

主持人:文旅产业的发展是我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背景下,成都、重庆如何发挥优势,实现文旅资源的协同发展?

汤继强:大家非常关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最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规划纲要马上就要公布。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天讨论文旅资源的协同发展,意义非常重要。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纲要里有说要打造具有巴蜀特色的文化旅游走廊,这就把四川和重庆的旅游协同问题摆在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即我们要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包括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要成为增长极、动力源等。今天讨论金融与文化结合,包括讨论区域的文旅协同发展问题,我觉得大家应该要把握大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把成渝推向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其中很大的一块就是诗和远方的结合,从这个意义讲,企业有关主体和作为旅游产业参与者也应该把握这个大趋势。

主持人:汤教授刚才的分享中告诉我们要抓住重大机遇。请问今天来自重庆的张仁进董事长,您如何看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及我们要如何把握这个重要机遇?

张仁进:作为主要从事于重庆两江四岸的都市文明的投资运营,从实践经验来看,企业市场的联动是不够的。我们要真正的联动,我觉得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联动的需求在哪?即我们的差异化在哪里,只有这样才有产业内在的动力诉求。第二是我们的联动一定是1+1大于2的共赢局面,只有根据这两个原则来实行联动,它才会实际的落实下去。作为重庆的旅游平台公司,通过产品的联动、品牌的联动、以及市场的联动等实践探索,盘活成渝资源。所有的联动,都需要政府引导,做一些政策支撑,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这样才会真正合作的起来。

主持人:四川的文旅资源特别是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请问邵昱教授您认为成都、德阳、眉山、资阳这些旅游资源如何真的做到协同共赢,合作发展?

邵昱:说到高质量发展和协同发展,高质量我觉得是一种目标的要求,协同发展是一种行动的要求。既要有目标,也要有行动。成德眉资各个城市都有丰富且独具特色的文旅资源,但这个资源禀赋有差异,它的资源富集度不一样,在协同行动中,策略方法和具体的做法应该也要差异化的做设计;要用市场细分的多维眼光来看待资源,我们只有对资源自身的认识到位,策略才更加精准化,针对性更强,而不是撒大网的方式;针对性更强,既要有行之有效的传统营销和文旅发展的方式,当下还要结合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方式,把文旅资源在一个区域之间可以更好的一体化;既合作又分工,政策要同频,行动要同步,相互之间要本着一种资源互通,各显特色,优势互补,共同提升的思路来推动好区域的协同和资源的共同开发。

主持人:各个地方的禀赋不一样,在消费多元的背景之下,消费者的选择是多样的,请问伍斌总监您认为四川和重庆的文创资源应如何协同发展?

  伍斌:旅游集团自成立以来,一直在省委省政府的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项拓展的全域开放战略指引下,秉承文旅企业协同发展的要求。我们与成都、乐山、泸州、凉山、攀枝花都建立了战略合作,都有效的整合了各地资源,把优势资源变化为经济效益。我们也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响应时代的召唤,与重庆重点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旅游目的地建设、立体交通体系建设、数字旅游、旅游教育和人才交流、境外游等方面都发挥各自的优势,建立了很好的联系。

但是谈到协同发展,首先要把队伍整理好,摆脱同质化的竞争、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问题。同时,我们现在和东部沿海旅游区的旅游建设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加强市场营销和数字旅游和信息化建设。

主持人:四川就文旅融合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很多政策引导、接洽、合作,今天还想和刘晓彬院长沟通一下,每个品牌的背后它其实代表的是一个企业,代表的是一个声音,您怎样看品牌的协同合作?

刘晓彬:区域协同和产业协同,一个是资源方面的协同,第二个是生产方面的协同,品牌是解决市场问题,品牌协同本质上是在做市场协同,严格意义上来讲,在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下,各地都没有做真正的区域上的品牌协同。区域经济发展就干两件事,第一是把我们生产的货卖出去,第二是把全世界的人吸引到我们本地来旅游投资,这两件事密切相关,过去在生产上做协同很难找到关系。通过市场协同的方式,把区域品牌、产业品牌、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之间构架出一个系统一个树状结构,做系统的对抗。期待四川做好产业协同、成德眉资的区域协同的同时,率先能在全国把品牌协同做好,我相信我们将是另一番境地,为经济高质量的区域发展做出贡献。

  主持人:我们在交流中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再去实践,这是一个全过程。今天企业、政府代表齐聚一堂,我们要怎么样抓住时代机遇,做好产融,打通路径,请教授给我们做一个总结。

  汤继强:我开篇发言从宏观讲,要做好文旅的协同发展,一是内容协同,以山河文化为例,对四川来说可以把成都、德阳、广元全串起来,把重庆融入进来,城市之间就有共同的内容;二是形式协同或者是实现路径,也包括政策的协同。四川和重庆两地政府能在政策层面做一些协同,共同的制定一些金融扶持,这是文旅产业发展的政策供应。同时,也可以从微观角度入手,比如旅游专列以及数字化建设,打通线上线下渠道;还要做好品牌协同,通过抱团出击,共同打造面向全球的文化旅游品牌,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能级提升。

四川作为文创资源大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是我们对四川拥有丰厚的旅游资源的自然期待。我们也期待在文旅市场化改革、高水平开放和引领性创新的背景下,各区借文旅资源协同发展的东风将文旅消费提质,打造文旅经济新增长点,塑造文旅品牌新价值。(张月)